💙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香港穩定幣新規深度解析:USDT/USDC未受限 監管範圍與誤解澄清
香港最新穩定幣法案解析:誤解澄清與未來展望
香港資深合規律師吳文謙近日接受採訪,就香港最新生效的穩定幣法案進行了深入解析,澄清了市場上存在的多重誤解。他指出,USDT、USDC等境外穩定幣並不在香港發行,因此不受新規約束;香港仍可通過場外交易(OTC)方式交易主流穩定幣。同時探討了散戶參與、KYC要求、監管審批流程、大型機構入局背景,以及銀行、傳統企業的戰略反應。此外,分析了穩定幣牌照的申請難點、法案與合規場景的適配挑戰,以及香港與美國在加密政策上的路徑差異,展望了香港穩定幣的發展潛力與局限。
誤解澄清:穩定幣條例監管範圍與境外項目關係
吳律師首先澄清了三個主要誤解:
條例只監管在香港發行或與港元掛鉤的穩定幣,USDT和USDC不屬於監管範圍。
條例監管"發行"行爲,而非交易行爲。在香港OTC市場交易USDT、USDC不受限制。
金管局不能隨意界定需持牌行爲,必須按法定程序公告和註冊。
是否被認定爲"在香港發行穩定幣"取決於多個因素,如管理團隊、公司註冊地、維護清算地點、儲備資產等。
監管空白期:OTC交易監管權未定,散戶交易成爭議焦點
目前OTC法案尚未出臺,USDT、USDC仍可在香港使用或買賣。未來OTC法案監管方向尚不明確,可能由海關和證監會分別監管不同場景。
散戶是否可以交易USDT、USDC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禁止散戶交易這兩種穩定幣可能會影響香港作爲國際加密金融中心的定位。
KYC爭議焦點:法規未強制寫明,但監管實際操作偏好閉環模式
條例並未明確要求所有持幣者完成KYC,但金管局在審批時會根據業務模式判斷。閉環、可控、用戶已實名的場景更容易獲批。開放式交易、匿名用戶隨意接入的模式獲批難度較大。
大型機構熱情高漲:京東、螞蟻、央企爲何紛紛申請穩定幣牌照
目前有很多中資機構申請穩定幣牌照,一方面是爲獲取"正當性"入口,另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借機炒作股票。但真正能落地的項目很少,香港市場體量有限,監管機構會進行嚴格篩選。
美港監管對比:香港穩定但保守,美國因政治變化反成吸引力
香港對加密行業的態度一直較爲穩定,採取平穩務實的路線。相比之下,美國政策波動較大,近期因川普可能重新上臺而變得寬松。短期看美國更具吸引力,但長期穩定性香港可能更有優勢。
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與港元穩定幣定義不同,暫不衝突
離岸人民幣不被視爲穩定幣,而是法定貨幣。目前香港穩定幣政策仍聚焦於港元計價幣種,人民幣穩定幣可能是未來探索方向。
銀行積極參與:設立團隊儲備資產管理與業務拓展兩大動因
銀行積極參與穩定幣業務有兩個原因:一是新規要求儲備資產存放銀行,二是看好穩定幣業務的市場前景。這也是銀行在傳統業務壓力下尋求新增長點的選擇。
競爭力疑問:香港穩定幣面向合規場景,難與USDT/USDC競爭
香港穩定幣難以直接與USDT、USDC競爭,但可能在合規應用場景中開闢新賽道,如ODBA、STO等項目。兩者面向的市場和使用場景不同。
應用前景探索:穩定幣需在特定合規場景中尋找自身定位
香港穩定幣未來可能主要發展於合規場景,如LGBA、STO等領域,形成獨立於傳統幣圈的生態系統。兩種體系可能並行發展,各自發展各自的生態和業務方向。
國際反洗錢壓力:FATF審核可能影響香港監管趨嚴嗎
如果FATF確實對香港進行新一輪評估,可能會導致監管層面更加強調反洗錢機制的健全性,包括對穩定幣的實名制、KYC機制、儲備透明度等要求可能會更嚴格。
市場熱度回暖:Web2企業入場,香港氛圍逐步升溫但多仍處籌備階段
近期香港Web3氛圍明顯回暖,特別是許多Web2公司開始考慮進入Web3領域。但目前多數機構還停留在"想象階段",真正落地執行的項目還不多。期待看到更多低調做事、突破性的項目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