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巨頭Tether首席執行官Paolo Ardoino在社交媒體宣稱比特幣“不可戰勝”(undefeatable),引發市場熱議。與此同時,Tether持續增持BTC,持倉量逼近8萬枚,價值超90億美元,彰顯其長期信心。然而,技術指標發明人約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發出預警,指出比特幣近期出現“布林帶擠壓”後可能形成“假動作”(head fake)陷阱,疊加周末流動性風險,市場短期波動或將加劇。**【巨頭發聲】Tether CEO力挺BTC爲“不可戰勝”資產*** 全球最大穩定幣USDT發行方Tether的首席執行官Paolo Ardoino於8月6日在社交媒體平台X發文,稱 **比特幣(BTC) 是“不可戰勝”** 的資產。* 此番大膽宣言正值加密市場經歷波動、數字資產面臨新一輪下行壓力之際,盡管本週比特幣價格走勢相對平淡,但該言論迅速在交易員和分析師社群中引發廣泛討論。**【巨鯨動向】Tether持續增持 比特幣持倉逼近8萬枚*** 鏈上報告顯示,Tether公司已將其**比特幣儲備持續增加至近80,000枚BTC**,按當前約115,000美元價格計算,其價值**超過90億美元**。* Tether在市場調整中仍堅持買入的操作,表明其對比特幣內在價值的**深度認可**。近期,比特幣已成爲該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核心配置資產。* 市場觀察人士認爲,此類頭部玩家的堅定持倉行爲,可能爲比特幣的**長期前景注入信心**,支撐市場情緒。**【多空博弈】支持者與質疑者的觀點交鋒*** **支持方觀點:** 認同Ardoino的看法,強調比特幣歷史上在經歷大規模拋售後總能強勢反彈的特性。加密論壇和社交媒體討論顯示,許多人認爲只有持續性的重大衝擊才能長期影響其價格。* **風險警示方觀點:** 警告將任何資產標榜爲“不可戰勝”可能導致投資者產生錯誤的安全感。他們指出,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技術可能挑戰比特幣的霸主地位,投資者需保持警惕。**【技術預警】布林格發出“假動作”風險提示*** 著名技術指標**布林帶(Bollinger Bands)** 的創建者**約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 在8月6日通過X平台就比特幣價格發出警示。* 他指出比特幣近期出現了典型的**“布林帶擠壓”(Bollinger Band Squeeze)** 形態:8月3日價格一度被壓縮下探至**111,900美元**,隨後迅速逆轉反彈至**115,700美元**。* 這種突然的“V型反轉”使許多押注價格繼續下跌的空頭交易者陷入被動(被“打止損”)。* 布林格特別提醒,這種模式在**加密貨幣現貨市場清晰可見**,但在**比特幣現貨ETF**(因其在周末和節假日不交易)的圖表上並不明顯,分析師需注意這一差異。* “假動作”(Head Fake) 借喻自籃球術語,指資產價格先朝一個方向突破,隨後迅速反轉,令交易者措手不及。**【市場動態】窄幅波動伴隨流動性風險*** 本週比特幣多數交易時段收盤價徘徊在**115,000美元**附近。* 過去24小時內價格小幅漲,但**波動性仍是關鍵因素**。交易員指出,**周末流動性不足**及此前的價格缺口容易引發雙向劇烈波動。**結語:** Tether CEO的“不可戰勝”宣言與其公司真金白銀的巨額持倉,爲比特幣的長期價值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然而,布林格的技術預警及對市場微觀結構(如周末流動性陷阱)的提醒,則揭示了短期交易面臨的復雜風險。當前市場參與者正審慎評估這份樂觀與謹慎並存的信號,在比特幣過往十年抵御重重考驗的韌性,與對未知挑戰的敬畏之間尋找平衡點。市場信心與風險意識並存,將成爲近期主旋律。
Tether CEO豪言“比特幣不可戰勝”!持倉逼近8萬枚BTC,價值超90億美元
穩定幣巨頭Tether首席執行官Paolo Ardoino在社交媒體宣稱比特幣“不可戰勝”(undefeatable),引發市場熱議。與此同時,Tether持續增持BTC,持倉量逼近8萬枚,價值超90億美元,彰顯其長期信心。然而,技術指標發明人約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發出預警,指出比特幣近期出現“布林帶擠壓”後可能形成“假動作”(head fake)陷阱,疊加周末流動性風險,市場短期波動或將加劇。
【巨頭發聲】Tether CEO力挺BTC爲“不可戰勝”資產
【巨鯨動向】Tether持續增持 比特幣持倉逼近8萬枚
【多空博弈】支持者與質疑者的觀點交鋒
【技術預警】布林格發出“假動作”風險提示
【市場動態】窄幅波動伴隨流動性風險
結語: Tether CEO的“不可戰勝”宣言與其公司真金白銀的巨額持倉,爲比特幣的長期價值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然而,布林格的技術預警及對市場微觀結構(如周末流動性陷阱)的提醒,則揭示了短期交易面臨的復雜風險。當前市場參與者正審慎評估這份樂觀與謹慎並存的信號,在比特幣過往十年抵御重重考驗的韌性,與對未知挑戰的敬畏之間尋找平衡點。市場信心與風險意識並存,將成爲近期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