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投機”演化論:進入“成年時代”市場,從投機到真正持有

原文作者:@0xkyle__

編譯:Zen,PANews

“互聯網資本市場”這個詞涵蓋了很多含義。在今天的語境下,互聯網資本市場指的是純粹依靠區塊鏈技術優勢所催生的“煉金術”成果:無視地理邊界的金融科技。你可以用“魔法網際網路貨幣”進行借貸、將國庫券和私人信貸通證化、發行穩定幣——在今天的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交匯的世界裏,人們將這一切都稱爲“互聯網資本市場”。

但對於在鏈上交易領域裏出生入死、呼吸着這一資產類別氣息的老兵來說,互聯網資本市場的含義不僅僅是“鏈上國庫券”——它指的是 NFT、DeFi、IC0和過去十年裏發明的各種投機工具,以及自2015年以太坊上第一個智能合約部署以來便可交易的代幣。

本文旨在聚焦幣種、敘事、十倍、百倍、空投背後的原始邏輯,剖析互聯網資本市場的這一面。我們即將迎來一個,OG加密玩家口中的“新元宇宙”(new meta)。要剖析這一點,首先要觀察這些資本形成機制,以及它們帶來的差異。

市場融資機制的演變

回顧過去幾個週期,我們看到市場融資機制在不斷變化。從 ICO、到中心化交易所山寨幣(CEX Alts),再到meme幣……上圖中已經進行了概括,其可以簡要總結爲:

原始 ICO(2017 年代)

這種機制裏,基於項目方的“承諾”出資,目的是賣給更大的“傻瓜”。技術幾乎不怎麼真實可用,或者根本無價值增益。大多數時候是一場“擊鼓傳花”。典型案例:Bitconnect、Dentacoin 等。

VC 天堂(2021 泡沫期)

這一波浪潮吸引了機構資本,但回頭看,對行業造成了極大傷害——估值高得離譜、激勵設計糟糕(拿着一億美金誰還肯幹活?)。 不過,這一波也帶來了更靠譜的產品——所以並不能一棒子打死。雖然通脹估值嚴重,但其中也誕生了許多今天你熱愛的協議。 以 Ethena 爲例:我很喜歡它,但“給得太多太早”的機制,確實損害了它“代幣漲”的早期表現;然而,它無可爭議地是目前最出色的加密產品之一。這也是 Solana、Uniswap 等項目崛起的時代。如今即便對它們的治理或運營有異議,但不可否認,這一切並非全然糟糕。

雙極化

極端回歸 FTX 崩盤後,加密領域遭遇存在主義危機——不信任蔓延,不少人開始認定“一切皆是騙局”。我一度也如此,但需要看到其中的細微差別。 雖說像賭場,但並非全部都是賭場——穩定幣和通證化,正在真實場景中發掘出巨大價值,而不僅僅是發meme、作爲小衆資產的美元交易對。 在這一階段,湧現了純memecoin項目dogwifhat、pepe和更“正經”的敘事,比如 AI 代理。估值大幅回落,你可能會問“難道全都是meme 嗎?”,但實際上並不是一旦打上“meme ”的標籤,就注定停留在標籤階段。 成熟是個緩慢過程,有些項目已從“標籤”跨越到“正經”,如 REI。

合法性與數字市場的結合

我們正在進入“成年人時代”——機構來了,且真心保持興奮。但我們在“工廠內部”久了,看透了“香腸是怎麼做出來”的流程,就忍不住對 Circle IPO 持悲觀看法。

知得多反而成了詛咒——一切都打上“meme”的標籤,只會讓你失去信念。 再看以太坊:在兩年裏它是表現最差的資產,很多重倉者都割肉離場,媒體對其唱衰聲不絕於耳。

然而你看如今局面:你覺得Tom Lee 知道(或在乎)以太坊基金會領導層在臺上載歌載舞的尷尬視頻嗎?你覺得像貝萊德這樣在以太坊上推出代幣化基金的機構,會在乎以太坊基金會的“娘炮心態(soy-boy mentality)”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就是你必須內化的東西。大多數加密貨幣都忘了如何去“做夢”,而傳統金融正在再度學會“做夢”。這將帶來更多機會——隨着數字化和主流化的推進,會有越來越多高質量的建設者投身其中。

互聯網資本市場的未來圖景

這就是我口中的互聯網資本市場。我們迎來的是過去五年裏前所未有的繁榮期——監管、技術實力和資本的完美結合,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將發生在鏈上。毫不開玩笑地說,我相信未來幾年一些最有價值的公司將會在鏈上發行代幣。

事實上,這已經在發生。Hyperliquid 就是互聯網資本市場的巔峯代表。它沒有接受 VC 投資,也沒有股權包袱,而是純粹的鏈上代幣項目,最初並不在交易所上線。

再強調一次:Hyperliquid 曾經是一家市值 400 億美元的企業,沒有路演材料、沒有股權結構的包袱。這家純粹的鏈上巨頭一出現就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如今正朝着年化收入 10 億美元邁進——從零到一。它是互聯網資本市場運作的最純粹的體現。

但請不要誤會,這不是我在吹捧Hyperliquid。我相信,未來幾年會有更多這樣的案例。是不是很令人興奮?我們正邁向一個豐饒時代——別讓自己的憤世嫉俗扼殺曾經的夢想。可悲的是,這竟對很多人來說顯而易見,但卻忙於追逐某個隨機的垃圾幣 50% 的收益,因爲這就是我們過去四年來被訓練去做的。是時候擁有更大的夢想了——劇本已經寫好。

如今,束縛我們的枷鎖已不復存在。人們被過去的結構束縛已久——但在互聯網資本市場時代,擁有 5-10% 的自有貨幣,並將其打造成價值 1 億至 10 億美元的產品,其收益將遠超人們的預期。

沒錯,融資仍然必要,IC0 也無可厚非。但再看 Hyperliquid 的路徑:如果你對產品有信心,就發行鏈上代幣、保留充足份額,然後讓市場這位真理的仲裁者來判定價值。資本主義的問題何在?它讓參與者目光太短淺。它確實推動創新向正確方向發展,但卻未能真正推動創新。太多人滿足於快錢,而錯過了長期複利帶來的更大收益。

當然,你可以通過開發一款產品然後放棄它賺取 1000 萬美元,或者你只需再花幾年時間開發該產品就可以賺取 3 億美元。

結語:從投機到真正擁有

最後談談市場的投機屬性。短期內,市場無疑還是選票機——“無價值”資產價格也會漲,“好資產”價格也會超越內在價值,團隊拋售或許也會再度重演。

但重點是,這次數字化浪潮,會吸引更多優秀的、真正有建設力的創始人入局,我相信這正是趨勢拐點,將催生更多出色的鏈上產品。

想想那幅示意圖:它永遠不會歸零,但也不必歸零。看看 Hyperliquid、Ethena、Aave——它們都有 10 億年化收入,穩定幣 TVL 達 100 億,淨存款 600 億。看看 Pengu、Rekt——總計 197 萬億次播放,全球售出 200 萬件週邊,甚至在在全美 7-11 便利店上架飲料。它們都有鏈上代幣加持。

我們可以爭論它們被高估還是低估,但我寧願討論這個,而不是回到那個只能買“空手套白狼”式承諾的時代。被迫購買那些兜售承諾卻毫無成果的企業資產的時代。我寧願擁有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不是假裝在玩擊鼓傳花的遊戲。

如果你老是把每個幣都當成“meme”,那就太浪費機會了。Hyperliquid 這樣的項目發行的代幣,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下一個 Steve Jobs 很可能就在鏈上發行代幣。其中一些資產最終將成爲掌控金融未來的鏈上巨擘。而我們都有機會購買它。將其簡化爲“僅僅是一個meme”是獲得千倍收益的絕佳方法。

這就是投機方式的演進:我們從交易毫無價值的空氣走到今天,終於可以真正擁有硬實、耐久、且最重要的鏈上資產,而它們將決定未來的世界。

是時候重拾信念,忘卻過去的束縛,重塑夢想。未來一片光明,別讓過去的陰影蒙蔽了你對未來的樂觀。

這——就是我眼中的未來:Internet. Capital. Markets.(互聯網.資本.市場)。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