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新探索:北京模式引發爭議與期待
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新動向:探討"北京模式"及其挑戰
近日,一篇關於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報道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該報道詳細披露了北京市公安局與北京產權交易所(簡稱"北交所")在處置涉案虛擬貨幣方面的合作細節。同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東教授也在文中提出了關於司法處置的若幹觀點,呼籲全國各地的扣押機關及時對虛擬貨幣進行處置變現。
作爲一名專注於司法處置領域的web3律師,我對這篇報道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關鍵點。
一、法院判決後的虛擬貨幣處置流程
涉案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主要分爲兩個階段:
案前處置(或稱"先行處置"):在案件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在移送檢察院前,委托第三方機構將扣押的涉案虛擬貨幣變現爲法幣。
案後處置:在涉虛擬貨幣案件中,法院判決生效後對扣押的虛擬貨幣進行處置變現。盡管一般情況下,法院執行局負責處置涉案財物,但由於虛擬貨幣的特殊性,目前仍由法院委托公安機關進行處置。
在實際操作中,以北京市順義區法院爲例,法院會向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分局發出委托執行函,委托其對判決中涉及的虛擬貨幣進行處置變現。
二、"北京模式"及其潛在問題
所謂"北京模式"是指北京市公安局與北交所聯合創建的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模式。這一模式的具體步驟如下:
然而,這一模式存在一個潛在的問題:如果國內第三方處置公司直接在香港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出售變現,可能會涉及直接從事虛擬貨幣和法幣的兌換業務,這似乎與現行監管政策存在衝突。
三、業內人士對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看法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的領導表示,涉案虛擬貨幣司法處置並非"闖紅燈",而是在安裝"信號燈"。這意味着,在符合當前監管政策的前提下,是可以合規地進行處置變現的。
楊東教授指出,長期"凍結"涉案虛擬貨幣可能導致多種風險,如因技術能力不足導致丟幣、監管措施不完善引發監守自盜,或因市場波動造成貶值等。因此,及時進行司法處置和變現是必要的。
作爲業內專業人士,我同意這些觀點。實際上,涉案虛擬貨幣的司法處置早已具備合規處置的條件。相比"北京模式"中由北交所選定第三方處置公司的做法,我認爲由公安機關直接選定第三方處置公司也是可行的,關鍵在於確保處置模式的合法合規性。
四、未來展望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的一位領導強調,只有形成完整、合規的標準模式,確保主體適格性、程序規範性、過程安全性和變現價格公允性,才能將處置工作"放到桌面上"進行。這也側面反映出,當前可能仍存在一些非公開的處置行爲。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都在開展涉案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研究工作。據傳,國家其他部委也在進行相關調研。這可能預示着,在相關政策調整之前,國家相關部門可能會先統一涉案虛擬貨幣司法處置的實務口徑和標準。
隨着研究的深入和實踐的積累,我們期待看到更加規範、高效的虛擬貨幣司法處置機制的建立,以更好地應對這一新興領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