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老兵:项目上币困境与行业变迁反思

robot
摘要生成中

项目上币之路的感悟与反思

近期,我们的项目正在进行品牌和主网升级,同时也在进行换币工作。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构建的项目,我们对这些标准流程已经相当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规程序和代码审计外,还需要考虑市场预算、如何吸引新用户和流量,以及如何让现有用户受益等问题。项目方需要流动性和新的交易场所,而交易平台则需要用户和交易量,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然而,在与交易平台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在商务沟通后,研究部门提出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无法上币或需要增加预算的问题。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探讨的点:

首先,他们认为我们的数据和热度不够,主要体现在社交媒体和链上数据方面。他们还拿同行业的其他项目作为参考。但这让我感到疑惑,作为专业的研究部门,难道他们无法辨别数据的真实性吗?一些项目的社交媒体数据明显不合理,而链上数据也存在可疑之处。特别是在AI数据标注领域,高质量的数据处理是有门槛的,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标注和验证活动,除非完全不考虑成本或者目的并非数据本身。

其次,他们强调了投资机构背书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一个成立已有6年多的项目,我们一直依靠自身资金发展,从未接受外部投资。在我们看来,这种纯社区驱动、没有风投控制的模式不是更值得赞赏吗?但在研究部门眼中,这却成了缺乏机构背书、不具合法性和热度的表现。

第三个问题涉及代币流通量和估值。我们的代币已经全部解锁,市值等于完全稀释估值,其中近70%的代币锁定在验证人节点中。研究部门认为这可能带来巨大的抛售压力。但实际上,我们是一个纯社区驱动的项目,大部分代币都在验证人节点中,谁会去抛售呢?而且,我们的项目已经存在多年,如果要抛售,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更重要的是,抛售压力应该与市值成正比,而我们这样一个有实际业务、产品、客户和收入的AI数据层项目,市值才不到1亿美元,相比那些刚上线就估值10亿美元的项目,我们的抛售压力反而更小。

还有许多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但不再一一列举。我理解研究人员每天需要分析众多项目,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估标准,这其中涉及大量专业知识。但最基本的真伪善恶辨别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似乎流量造假、数据造假、项目换皮、空投给工作室然后倾销等行为,竟然成了项目上币的基本操作。有时我觉得,上币和早期风险投资很相似,应该着重考察团队的品质。如果上币都靠这些投机取巧的手段,这些项目的长期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作为行业老兵,我们对这些策略并不陌生。我们之所以不采用这些手段,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最终只会便宜了各种投机者,而牺牲的是新进散户的利益、开发者的专注度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经历过市场的起起落落,我们深知坚持初心的困难。有时真的很怀念2017/2018年认识的那些伙伴们。那时的社区虽然资源有限,但讨论的话题都围绕如何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如何推广产品、如何互帮互助等。那时介绍风投和交易所上币机会都是无偿的,而现在却充斥着各种回扣和介绍费。

真心怀念那个纯粹的时代和纯粹的我们。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ServantOfSatoshivip
· 08-09 23:14
上币2年的我看了只想笑
回复0
无常损失哲学家vip
· 08-09 23:11
币圈韭当割就割
回复0
Wallet_Detectivevip
· 08-09 23:09
炒冷饭是吧
回复0
BlockTalkvip
· 08-09 23:06
上币真难 全是坑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