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最高法研究虚拟货币司法处置 多方探讨处置模式创新
最高人民法院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研究新进展
去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30个招标课题,其中包括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问题。近期获悉,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成为该课题的中标单位。
近日,一场关于"涉案虚拟货币处置问题研究"的闭门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陈新旺法官、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警用装备事业部工程师麻哲等机关代表,以及多家企业代表。
研讨会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负责人杨东教授表示,课题组已赴美进行调研,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北京三中院刑庭法官指出,在确认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的前提下,案件定性、犯罪数额计算、犯罪形态认定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尚未形成实务惯例。
公安部一所工程师麻哲建议采用"双委托机制",由境内外独立主体承担处置任务。对于涉案虚拟货币的托管,可通过履约保函、冷钱包与保险配套等方式提升安全性。
当前处置实务情况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的研究仍处于前期阶段,尚未得出结论性观点。实务层面,境内外联合处置仍是主要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对处置工作的推进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对涉案虚拟货币合规处置仍存疑虑。
然而,北京市公安局近期与北京产权交易所签订的《涉案虚拟货币处置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可能推动全国未来的处置工作。这是首次有公安机关公开详细介绍其在涉案虚拟货币司法处置业务的合作细节。
未来处置模式的可能变化
执行主体可能从公安机关转移到法院执行局。
处置服务费用将趋向透明化,价格合理性和费率透明度将成为研究重点。
跨部门合作机制可能更加普遍,涉及公安、法院、财政、央行、外管局等多个部门。
境外处置时可能需要加强跨境司法协作。
结语
在中国未建立虚拟货币国家战略储备前,内地司法机关扣押的虚拟货币最终都需要面临处置变现。在现有政策未变的情况下,虚拟货币和法币的兑换业务仍需在境外进行。
司法处置的合规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务探索。涉案虚拟货币司法处置这一领域尤其如此,未来仍需各方共同努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案。